泰宁县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虽然民企处于不利地位,但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本次特许招标是国家尝试性的招标探底,当前的招标项目最终还是会向市场放开。

2004年德国出台了强制上网电价政策,而后欧洲和美国相继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光伏并网政策,需求增速超过200%,给这批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孟宪淦向本报记者透露,早在竞标前,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就曾在各种会议上多次表示,光电价格太贵,即便降到1元/千瓦时还是太贵,七八毛才是合适价位。

泰宁县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根据第二轮光伏特许权招标曝光的报价表显示,所有项目的最低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大部分投标企业的报价是0.6-0.8元/千瓦时,央企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更是两次投出0.6101元/千瓦时的全场最低电价,这一价格逼近目前的内陆风电上网电价,低于去年1.09元/千瓦时的中标价水平。孟宪淦透露,目前国务院已经原则通过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与其说是国家政策滞后,不如说这个产业发展过快。2001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能还不足1兆瓦,国家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委推出了光明工程项目。马学禄称,获得批准和资金后,英利的光伏项目得以正式开工建设,并在2001年投产,员工100多人。

2008《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提出可再生能源补贴标准,即用户每使用1度电需支付1厘钱,现为4厘钱。英利是光伏产业中的国家队。能否再次因祸得福 据多家媒体爆料:在去年第一轮光伏特许权敦煌招标项目中最终废标0.69元,定标1.09元之后,获得了位于甘肃敦煌的已遭废标的国投电力集团和英利控股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的项目,相当于1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其上网电价也是1.09元。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凭借旗下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中电投新疆能源等5家公司报出13个项目中7个项目的最低价格并最终中标这7个项目,成为本轮光伏特许权招标的最大赢家。启动国内市场 培育市场是现在国家推动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首先必须做的。据记者了解,本轮13个特许权招标项目,总装机容量高达280兆瓦,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光伏招标项目,相当于中国过去各类太阳能利用规模的总和,近50家企业共计投出135份投标书,上交的保证金就达67.5亿元。这样大规模的光伏发电的成本会有大幅度降低,国内就可以形成一个很大的光伏发电市场。

现在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才刚刚开启,发展潜力很大,为了培育光伏应用市场,国家也可能像去年一样拿出一些项目给空手而归的大企业。第二是利用光伏发电的优势,这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现在能源结构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国家利用沿海阳光充足的优势在沿海发达地区推广普及商业模式的光伏发电屋顶,成本大概也是1元/度,以五千瓦的装机容量来计算,光伏屋顶的总建设成本是10万元,这样就不用担心高峰时期用电紧张的状况。

泰宁县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民企盼分一杯羹 今年,中央对发展光伏产业发展的基调大体是: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启动国内市场。目前光伏发电站的成本主要包括组件价格、逆变器、系统集成、工程安装、蓄电池、土地价格等几个主要部分,还有电网接入费、运营费用等。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国光伏产业一直面临着上游靠进口,下游靠出口的窘境。

据悉,竞标报价是基于光伏发电成本来定的。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能源与碳融资专家沈一扬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表示:28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本身就说明国家推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的决心。所以这种光伏特许权招标的形式目前还会继续进行下去。此次招标结果完全依照报价最低者即为中标者的原则进行,中标结果全部低于1元/千瓦时,最低电价为0.7288元/千瓦时,最高电价为0.9907元/千瓦时,本该是曲终人散的竞标活动,结果一出,舆论哗然,争议不断。

从2003年,我国第一期陆上风电特许权招标开始,到2008年总共进行了5期。李建民认为:去年的0.69元/千瓦时由于没有反映真实光伏成本,很多专家认为存在恶意竞争,低价压价。

泰宁县文化馆再次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这一价格比去年第一轮光伏特许权招标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国投电力(7.37,-0.07,-0.94%)与英利绿色能源竞标联合体报出,被认为是恶意竞争,报价0.69元/千瓦时)价格高出仅仅0.0388元。一位业内专家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中国国有企业擅长窝里横,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援,却严重缺乏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依靠市场垄断和资金优先等条件生存,缺乏战略眼光,更没有在海外开拓市场的长远规划。

国投电力和英利联合体投出的0.69元超低价最终因祸得福,无疑给央企在本轮特许招标前赴后继的开出超低价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次国企能否因祸得福值得期待。而英利集团以设备供应商的身份绑定国企才间接实现了中标,参与了其中四分之一的项目。李建民认为,去年有公司因祸得福,今年有这么多大企业没有拿到一个光伏项目,今年塞翁失马的情况依然有可能出现。面对光伏企业大规模扩产可能导致的产能过剩,带来多晶硅等光伏产品成本下降。[page]自今年5月13日国家颁布新36条(即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意资本进入一些垄断行业,但民营资本却频频遭遇玻璃门。民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其中,中电投所属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电国际新能源控股、中电投新疆能源三家公司力压群雄共报出了13个项目中的7个最低价,并最终将这7个合计总装机容量150兆瓦的参标项目全部揽入怀中,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本轮竞标40多家投标企业中的最大赢家。这么多企业低价投标说明他们看好国内光伏市场的未来。

根据国家第二批光伏特许权光伏招标的规则:竞标公司需为每个标的缴纳500万元保证金,抵押时长为14个月,而且公司必须具备10%的项目资本金,并在公司融资方案中保证30%的自有资金。这一条被很多人士认为是限制民企进入的重要一环。

这意味着5年后国内光伏装机容量要达到今年的10倍。在节能减排的大趋势下,更多光伏项目会推出来,实力强大的国企建设光伏电站,也需要依靠民企提供光伏产品和设备,这是当前民企和国企合作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选择。

李建民表示,国企可以获得国家的低息银行贷款,还有财政拨款的追加资本金支持,可以承受前期大笔资金投入,以及微利甚至亏本的局面长期存在,民企以盈利为导向,不会轻易铤而走险投出超低价。目前国家能源局最新确定的光伏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到2020年则达到2000万千瓦,而今年的这一数字仅为50万千瓦。下游民企在光伏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没有在国内得到补偿和再生,没有让我国人民享受到光伏发电产品的环保收益。9月8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把新能源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开启国内光伏市场,推动民企参与光伏产业提供了更多机遇。

去年第一轮光伏招标项目是以无锡尚德、英利、天和等民企占主角,而在今年的竞标名单中却看不到英利、天和的影子,而是以供应商的身份参与。这是中电投敢于低价投标的重要原因。

北京智慧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民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补贴来源的问题除了国家财政补贴,还可以通过节电或者节能的经济效益来补充,目前以现有的技术水平节电一千瓦需要2000元,建火力发电一千瓦的成本是4000元、建风电成本的成本是6000~8000元、建核电的成本是10000元、建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20000元、节电的经济效益很明显,节能潜力巨大,以每度电一元来计算,国家8亿千瓦的总装机容量,节约10%的能源就是8000万千瓦就是800亿元,以20元/W的光伏建设成本计算,可以建4GW的光伏电站,相当于去年国内全年的光伏产量。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舒桦在一次论坛上接受《中国联合商报》采访时就表示出,对这轮光伏招标充满期待,并希望有所收获的期望。所以发改委把10兆瓦的项目给了中广核投出的1.09元/千瓦时竞标价。

中电投狂揽七金 9月14日,原计划在8月10日开始出标、7至10天之内就应当公布中标结果的中国最大规模光伏电站特许权招标项目,在推迟了近一个月后终于揭晓。在今年28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中,虽然规模是去年的28倍,仍然是僧多粥少,现在包括中广核、大唐等央企都没有拿到一个项目,中电投一家却拿下七个项目的最低价,的确令人吃惊按目前市场价估算采购总金额约为15亿元人民币。主要从事咨询服务,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以及太阳能电站项目投资业务。

翻阅东方日升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发现,该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两年中,出口销售收入占比为15.03%和10.61%,显然公司以内销为主,应收出口退税额占利润总额比例为9.30%和6.09%。对此,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在8月31日前,公司已使用自筹资金1.40亿元提前投入年产75MW 晶体硅光伏产品项目和光伏工程技术研发中信项目。

14亿超募资金有了去处东方日升于9月2日登陆创业板,公司在A股共募集资金18.9亿元,超募资金高达13.9亿元。东方日升招股书显示,东方日升在股权转让中存在突击入股现象,33.75%的股权只有12个月的禁售期。

二级市场上,东方日升的股价一路下行。烂账繁多风险大同时,东方日升的资金缺口也比较严重。

本文章为原创、翻译或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一毛不拔网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